首頁 ﹥ 線上信息 > 信息 > 105.08.14 黃秀錦傳道 基督徒的價值觀 2016-08-21
相關連結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0B9m5fIY6HYuzMDlfdGVIZldjdz ...
105.08.14 黃秀錦傳道 基督徒的價值觀
講員:黃秀錦 傳道 經文:路12章 |
基督徒的價值觀
前言`
1980年代華爾街寵兒金融家伊凡.博士奇(Ivan Boesky),曾在加州大學商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:“Greed is alright!”(貪婪是好的)這句話後來也成了商界的經典名言。為何他會這麼說,因為這就是他的價值觀。價值觀是個人對客觀事物(包括人、物、事)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、作用、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,是對什麼是好的、是應該的總看法,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、標準,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。(摘自【MBA智庫百科wiki.mbalib.com/zh-tw/價值觀】) 所以我們接受了甚麼樣的價值觀,就會有甚麼樣的決定和行動原則。而伊凡·博斯基後來因違法的內線交易而入獄,並繳交一億元的罰金。
本文
基督徒的價值觀當建立在甚麼之上呢?在路加福音12章裡除了13、41兩節,都是耶穌基督的教訓,教訓屬基督的人要學習和建立的價值觀。
開頭路加就提供給我們一個很特別的背景:「那時候,成千上萬的人群擁擠在一起,甚至彼此踐踏。」,然後接著是耶穌基督先針對門徒教導,然而有一個人很突兀地打斷耶穌的教導,還很理所當然地提出要耶穌為他分家產的是做主。這使得耶穌的「門徒訓練」被中斷,變成對眾人的通識課程。透過路加的記述,我們看到耶穌拒絕了這個人的請求,又對眾人以嚴肅的態度提出警告的語句:「你們要謹慎自守,躲避各樣的貪婪;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的富裕,他的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。」貪婪是不好的,甚至事要躲避的。這句話不單對那時聽見的人是該注意的警告,對如今的我們也是。耶穌指出世人價值觀上的嚴重錯誤,把人的生命價值物質化。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把人的生命架構在物質化的基礎上時,不但不會給人帶來安全或價值感,相反的,是帶來更多人與人之間的爭競和疏離。
接著穌設了一個財主的比喻,這個比喻是路加福音書特有的資料。有個財主的生命價值是用財物來計算,在他自言自語的告白中,顯出他不僅忘掉了上帝是他生命的主,也忘記了與他同時生活在一起的人。這比喻要告訴世人甚麼呢?神國是以神為中心,人若把生命建造在財產的物質基礎上,這種生命只會離上帝越來越遠,而失去上帝的生命是沒有什麼意義可言的。因為錢財帶不走,在永恆裡唯一擁有的只有上帝,擁有上帝才能擁有一切。因此耶穌結論說:「那些為自己積聚財富、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。」。因此耶穌對門徒說:「…不要為了生活上所需的食物,或身上所穿的衣服操心。生命比食物貴重得多;身體也比衣服貴重得多。…你們的天父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。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,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。」
盼望我們能常常反覆思想今天所讀的經文,記住主耶穌教導我們的兩個神國價值觀:
一、神國不是用吃、喝,或累積財富可換取得到的。
二、自私、貪婪使我們遠離了神。
結語
最後以《每日与主同行》365-188的這段話,與各位分享並做為證道的結束。「一個曉得放棄那些不能保留之東西,去得著那些不能失去之東西的人,絕非愚者」,這是一位為主殉道的宣教士艾理金( Jim Elliot)說的。我用甚麼價值觀為「那些東西是你認為不能失去的?」作評價?我以甚麼樣的價值觀作為我個人行為結果的意義、作用、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,並且成為我的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、標準呢?
(信息記錄:黃秀錦傳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