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﹥ 線上信息 > 信息 > 108.01.27 朱建平弟兄 主題:我從來不認識你們 第二堂 2019-02-19
相關連結:https://youtu.be/V5QXcq1VuSw
請點選相關連結收聽
講員:朱建平 弟兄 經文:太7:21-23
|
不願面對的真理
壹、前言
神藉著以撒挖井的故事,啟示我們在這世代裡要重新將聖經裡很多舊的、好的真理再次挖掘出來,例如擘餅。我們若將其視為教會形式,就失去領聖餐中屬靈的意義。藉著擘餅分杯紀念耶穌之中,我們就是在複印耶穌的性情。我們要相信現在領聖餐的意義與當時耶穌所說的是一樣有能力的。我們要經常去思考在信心之下是否持續遵行耶穌所教導的去行。
貳、本文
一、我從來不認識你們(太7:21-23)
舉凡所作所為是按照自己的私意行的都在這段經文中稱為作惡的人。當審判日來臨時,耶穌就明明地告訴他們:「我從來不認識你們」。神看透了一切,罪在屬靈的國度裡是無法隱藏的。神造我們依他的形象,所以我們要追求聖潔如同祂是聖潔的一樣,盡量達到完全因為祂是完全的。如擘餅中我們相信我們必須像神的兒子。神要我們面對的真理無疑就是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,和愛人如己,這二者是相仿的。就是我們要用相同的態度和眼光來看待這兩者的重要性。
我們經常將這真理視為不可能達成的,無形中就是在否定神的話語。我們應該將原以為不可能達成的當作是較難達成的,存有希望,順服神的旨意使我們願意下定決心踏上旅程盡力去行。一般人不可能愛自己討厭的人,不過我們應該努力順從聖靈的教導去愛人。當我們勉強自己做一件合神心意的事—努力的為討厭的人禱告,發掘他們的優點,改變自己的思維。雖然在過程中不免懷疑自己是否違心,然而這一切再再反映出我們愛神的心,願意去執行神的命令。不要認為自己是在說謊。
人嘴裡所說出來的話是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思想。「入口的不會汙穢人,出口的乃能汙穢人」(太15:11)。我們應當多說造就人、祝福的好話,不可咒詛他人。「麻雀往來,燕子翻飛;這樣無故的咒詛也必不臨到」(箴26:2)。所以當我們在祝福別人的時候,也會改變自己。不專注於他人的缺點,我們真正要檢視的是自己。
人的品格(Character)是神唯一在乎的。然而事工的價值在於當我們與人摩擦之中發覺自己的不足,並且投身修剪以建造出屬神的內在品格。更因此在我們的外在行為中能發展出像神的果子。事工雖然不是結果子的機制,卻是一種生活中的責任,對教會的福音工作仍然不可或缺。如果生活脫離與人一起合作服事的生命,單單專於個人靈修,沒有碰撞就無法建造屬神心意的品格。
二、當耶穌經過時(太21:17-22; 可11:12-14,20-24)
聖靈的果子中,愛是首要的。它會帶出其他的果子。在林前13:4-8中,我們可以看到愛不是一時的衝動或情緒。雖然愛人不容易、需要付代價,但我們仍可以選擇去做。信有兩種不同層次:一種是恩賜的信心,是神隨己意給人的;在聖靈果子中的信實是每一個人都該有的,要成為生命的一部分。相信基督就在我們裡面、神的國就在我們裡面。
「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,他就剪去…」(約15:2)。結果子是一種生命的連續過程,絕不是定義在完美主義之下的一個結果。只要我們在跌倒的過程中勇敢站立、減少跌倒的次數,生命就會趨於成熟。「…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什麼…」(可11:13)。耶穌期待在這艱難的世代(意指世界中有太多吸引人遠離聖靈果子的誘惑,彷彿非無花果結果的季節),會有某些人不受壓力、不受威脅,願意為真理付上代價,與世人不同。他可以不依從世界的價值、眼光,他不會一味的符合眾人的要求。我們要單單願意滿足耶穌的期待。
參、結語
當我們結出聖靈果子時,神的性情自然伴隨流露而出。周遭的人受感染,進而轉化改變其生命。很期待看見各位有一天不需要神給予特別的恩賜,仍可以在與神的關係進入更深的程度中,在影子所經過之地帶出神的大能,如彼得一般。 (信息記錄:蘇純美姊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