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﹥ 線上信息 > 信息 > 109.02.09 盧心仁傳道 主題: 給的生命 2020-04-19
相關連結:https://youtu.be/Vd6eWSrbRgI
講員:盧心仁 傳道 經文:約2:1~12 |
給的生命
一、 前言
酒用盡了。酒在人類的文化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在猶代人的文化中也是如此。
二、 本文
1) 缺乏
我本身沒有很愛喝酒,但我知道酒在很多場合都很重要。不只酒有重要性,如果我們有結過婚,就會知道,在婚禮上,所有的東西都很重要!我婚禮的前一天晚上,還在家裡附近的文具店搜刮謝卡。我要步入禮堂的前一刻,我的伴郎突然告訴我,他找不到我的婚戒,後來東摸西摸,在褲子口袋找到了!
兩千年後的我們,看這場婚禮都會覺得,馬利亞不知道在幹嘛?酒沒了又如何?需要讓耶穌這樣大費周章的去表演嗎?但對應到我們自己身上的缺乏時,我們多麽需要耶穌馬上幫我們解決問題!口罩沒了!酒精沒了!自己沒關係!但是講到孩子,網路上面一堆媽媽在幫孩子要口罩!同樣的,如果今天我們是這個迦拿婚宴的主人,我們會不會同樣擔心,要怎麼面對這些客人!
一個人類文化中微小的需要,成為耶穌第一個彰顯神蹟的場景。或是我們這樣來看,這樣一個人類微小的需要,成為耶穌第一個服事的對象。馬斯洛的人性需求層次表,最下一層就是食物、水、居所"安全感與保障"愛與歸屬"自尊"自我實現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越下層的需要,越膚淺!事實上,若是我們最底層的需要被滿足,我們越容易會對這個滿足我們需要的人,產生尊敬、愛、信任。這也是為什麼爸媽、老闆、內政部長重要的原因,因為他們要解決一個人、一群人、一個國家,真正的需要!
當我們回到自己生命裡、家庭裡來看的時候,我們能正確、精準、健康的,看出自己生命中的缺乏,以及親愛家人身上的需要嗎?不只食衣住行,他的心情、個性、喜好、習慣,現在哪部分是缺乏的?我們能透過神給我們的眼光看見這些需要嗎?並且在神的愛中,真實的回應家人們的缺乏嗎?弟兄姊妹呢?我們小組中有沒有姐妹或弟兄正在困難中?我們知道嗎?
2) 滿足
耶穌說:「母親(原文是婦人),我與你有甚麼相干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」
婦人原文:高貴的婦人。這是個尊貴的稱號,沒有不禮貌的態度。類似我們今天說的:女士。女士!我與你有甚麼關係?我的時候還沒有到。從人的角度來說,我們還是覺得耶穌無理,媽媽要你幫個忙!什麼態度?但是從神的角度而言,很顯然的,耶穌還沒有準備好要讓大家知道他神子的身份!但對馬利亞來說,她好像非常清楚,叫耶穌「無中生有」,對耶穌來說不是件難事!大家知道馬利亞要耶穌出面幫忙,這之中耶穌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嗎?他會提早被人發現他是彌賽亞,他會提早吸引眾人跟隨他,他會提早被宗教人士盯上,他會上十字架,那不在神原本的計畫中。但是馬利亞好像蠻堅持的,我們看見耶穌在道成肉身的兒子身份中,順服了母親。
行這件神蹟所付出的第二個代價,就是要耶穌刻意的證明自己是神。什麼意思?其實我們正活在神蹟中不是嗎?這個世界所有的物理現象、科學,包括陽光、空氣、水、電、重力、風力、空間、時間、基因、病毒、細菌…..,每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深入去瞭解,你會發現神的創造無比的奇妙。人的個性、情緒、習慣、行為….,也是神蹟。然而,馬利亞好像就是要耶穌透過一種特殊的方式,來顯明他自己。突破神原來所設定的秩序來突顯他是神!我們的主,透過刻意的方式,讓水變成了酒,這成了一個人確認他是彌賽亞的標記。
我們都期待自己的需要能被滿足,我們也都在為著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打拼。然而,我們卻時常忘記,每個需要被滿足的時候,都代表著有人曾經付出與犧牲。迦拿的婚宴、今天的聚會、我們剛吃得早餐、等一下弟兄姊妹要拿給你的東西、我們幫孩子處理爭吵、我們與爸媽將要吃的一頓午餐。我們都期待,別人能了解、滿足我們真正的需要,但我們發現,好多時候,真是失望!人的愛總有用盡的一天,我們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滿足。只有當我們定睛在這位使水變成酒的耶穌身上,你才能被神的愛醫治和滿足。
3) 給
有一個長輩過年前,拿了一包麻荖來教會,給了我四個,這兩個是專門為我們家小朋友包在塑膠袋裡的。這個長輩看到我的時候,都笑嘻嘻的!但是我知道她自己家裡有許多的難處,她的家人在過年的時候讓她非常難過,當我送她離開辦公室的時候,她哽咽著對我說,為我禱告!我都求主耶穌安慰我!那一刻,我發現,原來不起眼的禮物,是這個長輩唯一可以表達她愛我的方式!我很珍惜這份關係!
什麼人才能跳脫缺乏與滿足的束縛?迦拿婚宴,只是一個耶穌單純彰顯他是彌賽亞的機會?還是馬利亞要耶穌用他的能力,滿足人心裡的慾望,不要讓主人丟臉?這個神蹟最後的結果,是讓門徒信了主!聖經沒有說那些舀酒的人信了主,而是門徒信了主!這些舀酒的人,應該是第一個見證神蹟的人,也可能是第一個端酒出去給客人的人。但是聖經記載真正信耶穌是彌賽亞的人,是門徒!我們還在求神顯明一些特別的、超自然、違反物理現象、自然現象的神蹟嗎?這個月中幾千萬、我的歲數破百、感情順利、事業發達,重點是我們相信主是彌賽亞嗎?
你會發現一個能給的人,必定是從神領受恩典的人。人永遠無法滿足另一個人的需要,人也無法永遠不再缺乏,直到我們在主的裡面,被這位使水變酒的主充滿時,我們才有能力給別人。
三、 結論
今年,讓我們先從家中學習成為一個給的人,我們都有缺乏,但求神讓我們學習被神滿足。學習每天給我們的家人,一個從神來的恩典,可能是買飯、洗碗、安慰他、原諒他、赦免他。讓我們生命裡,常常有耶穌使水變成酒的神蹟。
(信息記錄:盧心仁傳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