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﹥ 線上信息 > 信息 > 109.08.23 主日崇拜第二堂 黃秀錦傳道 面對群體內部的紛爭 2020-12-01
相關連結:https://youtu.be/vqte84joZb0
講員:黃秀錦 傳道 經文:林前:6:1-11 |
面對群體內部的紛爭
【前言】
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,當教會內發生紛爭該如何面對、解決呢?又要找誰來協助解決呢?
【本文】
一、判斷的人(v1-6)
(一)不義的人vs聖徒(v1-3)
你們中間 / 教會中間發生爭吵的事,吵到後來告到法院去,保羅知道後,指責他們,怎麼去找不義的人 / 不信主的人來審理呢?教會中會不會發生不合、爭執,當然也會。不只今日的教會發生,主後55年左右,距今1965年左右的哥林多教會也發生了彼此爭吵的事情,只是他們吵到後來把對方告到法院去了。但保羅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基督徒絕對不可尋求法律的保護,或是當遭遇到惡性對待時,都不能告上法院。保羅遇到人身攻擊、有生命威脅時,也曾上告於該撒,用這方法來保護自己,以免被傷害、暗殺 (徒25:1-3,9-11)。既然如此,保羅為什麼卻勸告教會,遇到紛爭的時候,要內部解決不要將爭吵的事帶到教會外?我們來看保羅後面的解釋:
v2你們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嗎?若世界要受你們的審判,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嗎?
v3你們豈不知我們要審判天使嗎?何況今生的事呢!
保羅引用主耶穌的預言,提醒教會將來聖徒要審判世界(太19:28、路22:30),基督徒既然將審判世界,那麼豈不是更有能力判斷或決定教會中日常生活的事(今生的事在原文也有日常生活的意思),這是保羅要教會內部自行處理紛爭的原因。
(二)有智慧的人(v4-5)
要將問題放在教會內解決,由誰來協助問題處理呢?保羅也給出了建議人選:有智慧的人(v5)。可能我們一看,就會直覺反應,這人選絕對不會是我。但智慧的人在原文也有聰明的、有經驗的意思。照這意思來看,其實我們平時在小組中,不也正如此做嗎?我們會將個人所遇見的問題帶到小組中,就有組員中主動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建議,或是親身經歷的見證分享。讓我們可以有更寬廣的角度看問題,或參考的模式去處理問題。所以保羅所提的並不是一個難行的方法,但為什麼還鬧到教會之外?
二、告狀的人(v7-11)
(一)聖徒vs聖徒(v7-8)
v7你們彼此告狀,這已經是你們的大錯了。為甚麼不情願受冤屈呢?為甚麼不情願吃虧呢?
v8你們反倒去冤枉人,虧負人況且所冤枉所虧負的就是弟兄。
原來雙方就算冤枉了對方、虧負了對方,也不讓自己受屈、吃虧。許多人怕警察,卻不怕神;不敢隨便辱罵陌生人,卻用苛刻的言詞來毀謗自己的弟兄;遵守世界上的法律,但是對教會的次序與紀律視若無睹。所以當基督徒彼此之間出現紛爭時,除了尋找教會內智慧的人、遵行會規之外,主要的還是個人是否願意回到對的路。
(二)活出聖潔(v9-11)
從前你們中間有人是這樣,是怎樣?不義、不能承受神的國,各有不同道德上的問題,但現在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並藉着我們上帝的靈,已經洗淨,已經成聖,已經稱義了。「成聖和稱義」原文都是指過去曾發生的事。所以保羅不是再一次地宣佈,哥林多教會要再次成聖稱義,而是再次提醒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,聖徒們要記住你們已經「稱義」了,是被宣判為義的人了。所以為何彼此告狀,為甚麼不情願受冤屈呢?為甚麼不情願吃虧呢?
求主幫助我們能聽到也能行道。 (信息記錄:黃秀錦傳道)